Nuwa体系12次跨膜蛋白表达
DNA pull down / EMSA / GST pull down
/三代全长质粒测序
最新实验服务强势上线,欢迎来电咨询!!!
膜蛋白分析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,它专注于研究嵌入或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。膜蛋白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例如作为信号通路的受体、离子通道、运输蛋白和细胞间连接的构成要素等。由于膜蛋白在细胞膜的复杂结构中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,因此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是极具挑战性的。
膜蛋白的表达纯化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。这类蛋白(如G蛋白偶联受体、转运蛋白等)由于其高度疏水性、复杂的折叠路径和对脂质双分子层的依赖性,在环境中很难高效、正确地进行折叠和组装。
各种膜蛋白的表达。
1.疏水性:
难点:12个跨膜区包含大量疏水氨基酸残基。在亲水环境中,这些疏水区域极易暴露,导致蛋白质聚集、沉淀,形成不溶性的聚集体或包涵体样结构,而非正确折叠的膜蛋白。
2.缺乏天然膜环境:
难点:表达缺乏细胞中天然的脂质双分子层。跨膜蛋白的正确折叠、稳定性和功能高度依赖于其嵌入脂质膜的环境。没有膜,跨膜区无法正确屏蔽疏水性,也无法获得维持其三级和四级结构所需的疏水环境。
3.复杂的折叠路径:
难点:多次跨膜蛋白的折叠路径极其复杂,通常需要特定的分子伴侣、折叠酶和膜本身的协助才能逐步插入、折叠和组装。表达可能缺乏足够浓度或特定种类的辅助因子来有效介导这一过程。
4.翻译后修饰的限制:
难点:许多跨膜蛋白(尤其是真核来源的)需要特定的翻译后修饰(如糖基化、脂质修饰、特定的二硫键形成)才能正确折叠、转运和发挥功能。虽然部分体系(如基于昆虫细胞或哺乳细胞的)能提供一定的修饰能力,但其效率和准确性通常低于活细胞,且可能缺乏膜蛋白所需的关键修饰酶(这些酶通常也定位在膜上)。
5.表达效率低:
难点:由于上述折叠困难和聚集倾向,目标蛋白的表达量往往很低,大部分资源可能被浪费在产生不溶性的、无功能的聚集体上。
6.功能验证困难:
难点:即使表达出可溶性的蛋白,在缺乏天然膜环境的情况下,验证其是否具有正确的跨膜拓扑结构和完整的功能活性(如配体结合、转运活性)非常困难。
膜蛋白表达通常有原核/真核表达、无细胞体系两大类方法,各有千秋且各有利弊。原核/真核表达效率较高,但容易产生包涵体,且折叠困难。无细胞体系表达时间较短,蛋白溶解性增强,有较好的折叠和翻译后修饰,但产量低。
本公司综合了蛋白体内和体外表达的优势,根据道德经中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”的朴素辩证法思想,强势推出了Nuwa体系,共三代:蛋白、细胞、#^&%!。我们已经完成蛋白的1.0版本,12次跨膜蛋白的体外表达(SLC7A11蛋白加标签共92kD),各物种90%以上的蛋白都可以表达。高分文章中由于膜蛋白表达困难而无法完成的GST pull down实验,现在可以完美解决了。接下来会推出1.1、1.2、1.3等版本,在表达水平、表达活性、翻译后修饰方面进一步优化,无限逼近本物种活体环境。
西安淳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咨询请致电或留言:
全国业务咨询热线:17791388172 客服QQ:529944689/793800191 客服邮箱:529944689@mail.top 投诉邮箱:chunfeng@mail.top